【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
2018/07/29
【布農的人文景觀】 以布農族為主的人文特色
臺東縣海端鄉早在18、19世紀間,由原居住於東埔的布農族人,越過中央山脈到東部拉庫拉溪流域(現花蓮縣卓溪鄉一帶)尋求新獵場而來。其中部分族人再南下越過海端鄉的新武呂溪流域建立部落,清代文獻已有新武洛、里瓏山、丹那,大里渡等社名。根據1935年,臺北帝國大學土學人類學研究室出版的《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研究》將布農族分為六大群,其中bu-bukun(郡社群)就分布在今天南投縣信義鄉、臺東縣為海端與延平兩鄉,以及高雄市那瑪夏鄉與桃源鄉。 海端鄉為臺東縣最大的鄉鎮,轄內有加拿村、崁頂村、海端村、廣原村、霧鹿村、利稻村,多數人口定居於山腳下的平坦之地,剩餘廣大的山區則人口分佈不均。鄉內人口數約有4500人左右,其中95%為原住民,以布農族郡社群為主。因此,布農族文化風俗成為當地顯著的地方文化特色,例如每年五月的布農族射耳祭(Malahtangia),以及聞名世界的小米祈禱豐收歌(Pasibutbut)等等。
豐富的生態資源與景觀
海端,意指現在的海端村,布農語原稱Haitotowan(現名Haiduan),意指三方為山所環繞、一方為開口之地形,其位於新武呂溪出中央山脈轉向南流,進入花東縱谷之處,宛若兩山間之缺口。 南橫公路是海端鄉的主要觀光路線,沿途景觀有新武呂溪保護區、天龍吊橋、霧鹿峽谷、霧鹿砲台、利稻村,向陽原始林區及啞口斷崖等,鬼斧神工般的景緻,令人讚歎大自然造景的力量;知名的轆轆溫泉、栗松溫泉,可以體驗山林間享受泡湯的樂趣,深受旅人喜愛。
海端鄉崇山峻嶺、翠谷秀水的原始風貌獨步全縣,地殼變動所留下來的各種地質與地形景觀,也星羅棋布、隨手可得。森林與溪流中的自然生態,珍貴稀有野生動、植物,更是本鄉豐厚的教育與觀光資源。

【文化漫遊】 海端鄉布農族文物館由來
臺灣原住民文物館的設置,起源於民國87年,臺灣省政府為發展地方鄉鎮之文化特色,鼓勵並補助各原住民鄉鎮經費興設文化館舍,而精省後,相關業務則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接收,並於民國88年推動「原住民文化振興發展六年計畫」,以充實原住民鄉鎮的文化設施,此後,又於民國94年提出「原住民文化館改善計畫」,其目的在整合並善用地方資源目的在整合並善用地方資源,以達到活化原住民文物館之效。
原住民文化館設立的目的,係根基於這些館舍屬於原住民地方鄉鎮,以呈現族群傳統文物方式,建置在地部落社會、歷史、文化縮影的地方型館舍,所以,設立原住民地方文化館,是希望能在基層地方提供具有社區(部落)博物館的性質,充分吸納社區(部落)民眾參與,且足以永續經營的文化據點。因此, 原住民地方文物館除了應具備傳統博物館的典藏保存、研究全是、展示規劃、交育推廣,以及休閒娛樂的功能外,更須兼顧文化休閒或藝文展演的需求,進而結合觀光來振興地方產業、活化社群,以期發展出地方族群獨特風格與文化認同形象。
布農族文物館位於海端鄉山平部落內,靠近海端鄉的行政中心區域,其規劃籌備時間為1996年,完工時間為2002年。由於當時地方首長與意見領袖積極爭取文化建設的推動下,海端鄉成為最早一波擁有地方館的原住民地區,這對缺乏重要文化建設的海端鄉而言,文物館的出現確實為地方文化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

【館外區】

布農族文物館位於南橫公路東段入口處,於2002年2月2日開館,為一棟樓高三層,面積廣達1.37公頃,外觀雄偉頗富原住民文化色彩之建築。
文物館的旁邊有座充滿布農族風格的天橋,可通往布農傳統文化體驗區,園區內有布農族傳統屋五間,包括利稻社、久良社、中心崙社、梅蘭社、卡內灣社等設施,提供遊客參觀休憩之場所。
文物館除了是保存布農文化的寶地,也是布農文化傳承的重要據點,結合開發文化、農業與休閒產業,是目前文物館積極推動以及活絡改善本館營運計畫的重要目標。所以遊客若想更加了解布農族的歷史人文,來一趟布農族文物館是非常值回票價的旅遊選擇!

【館外地圖】


【一樓展覽介紹】

 

Pasibutbut海端鄉部落的聲音
Pasibutbut(祈禱小米豐收歌)是布農族重要祭歌,在歷史、環境變遷下,近代海端鄉仍同時擁有古老傳承與結合潮流的展演藝術表現。 本想特展為文化部「博物館示範系統計畫」,透過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之「館際合作」,於2017年在海端鄉各部落射耳祭儀中,以Pasibutbut主題進行田野調查與記錄成果。
Pasibutbut祭歌以巒社群、郡社群較擁有完整繁複的祭儀過程,惟目前已發展出屬於布農族區域傳統及文化的具體象徵。一年一度的全國布農族聯合射耳祭,曾將之列為表演的「指定曲」;2012年高雄市桃源區公所推廣「天籟布農─八部合音」主題,以鄉(區)為單位邀請各社群團體參與競賽,讓與會各部落相互觀摩。 2017年海端鄉聯合射耳祭則以歲時祭儀為內容,分為「開墾祭」、「播種祭」、「射耳祭」、「狩獵祭」……等,由各部落輪流展演,藉由表演傳承祭儀內涵,並聯合演唱Pasibutbut,以族群歌舞連結起部落、地方情感。 本計畫延續史前館過去與夥伴部落所建立的展演經驗,將「平台」概念延伸至原鄉,透過分期展開調查、研究深化各族群代表性歌舞內涵,並建立與地方文物館合作模式,進而分享在地知識與展演的美好歷程。

Pasibutbut的文化意涵
Pasibutbut(祈禱小米豐收歌),亦即一般所謂的「八部合音」,是部分布農族小米播種祭、收穫及進倉祭儀上的主要祭歌,其起源有模仿「瀑布迴聲」、「蜜蜂飛行」兩種說法。 加拿部落Salizan lshahavut(江聰明)說,Pasibutbut與小米有深刻關聯,布農族人用「bisihuvias(陀螺)」意象來形容小米生長,取其意為「快速旋轉長大,能夠豐收」;Cinakiku說,昔日獵首行動後,男子吟唱Pasibutbut,對行動中無法返回部落的族人傳達哀淒,至於被獵首的人的hanitu,則希望能將其能量轉化,幫助部落與自我的生存發展,顯示Pasibutbut經驗的神秘與特殊性。
Sulaiyaz(初來)部落Kanating(崁頂)部落
Kanating(崁頂)部落是日治時期為了監視大關山事件Lamataxinxin後裔,透過集團遺著政策,於現今關山鎮附近里瓏山區設置聚落,率續有巒社、郡社群族人由高雄梅山、台東利稻、霧鹿等地遷徙而來。 近代崁頂部落發展以聚落為主體,例如射耳祭以整體聚落取代「氏族」為單位進行,型塑起自己的asan(故鄉)形象。 1943年黑澤隆朝到關山調查,聽到崁頂部落Pasibutbut演唱相當震撼,之後邀族人赴屏東錄製布農族音樂。2015年馬修連恩也邀請崁頂部落錄製「音樂雕塑」,Pasibutbut的傳統美聲更得以流傳開來。
在新武呂溪與南橫公路出口處,Sulaiyaz是「榕樹」的意思,日治時期實施「集團移往」時,當地生長多雀榕而取名,其中Ispalidav與Nahaisulan的patusan(祭場),因長年持續維持Malahtangia(射耳祭),成為重要的家族精神象徵,每年射耳祭舉行,族人會將當年所獲得山豬、山鹿等下額骨掛在雀榕樹上,逐年增加,蔚為壯觀。 1978年初來部落射耳祭擴大活動項目,在祭儀後將驅疫祭、小米祭、射耳祭及pasibutbut等,透過展演方式傳承。 新武部落位於新武呂溪支流大崙溪及霧鹿溪、五拉庫散溪匯流處,四面環山之盆地上,為海端村最西邊的部落,早年當地發現許多百步蛇(Samuluh),因而將舊地名Masbul(三溪匯流盆地)改為「Samulu」部落。
Samulu(新武)部落
新武部落為傳承布農傳統樂舞,由胡金娘發起「新武呂溪人文發展協會」並成立傳統歌謠班,利用閒暇時間訓練傳統歌謠,也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展演與競賽,頗獲好評。
Bulbul(霧鹿)部落
位於南橫山區的bulbul(霧鹿)部落,布農族語意為沼澤地,另一說為泉水湧出的聲音。最早由郡社群lspalidav及巒社群Nahaisulan氏族移入居住,部落社會以siduh(氏族)為運作制度,並且以小米生長週期舉行歲時祭儀,其年度最大的祭儀─射耳祭仍維持著以氏族為單位進行,呈現布農族人對hanitu(靈)的觀念與dihanin(天神)的信仰。 1986年霧鹿即組成「布農山地傳統音樂團」續赴歐洲、日本及國家劇院等地演出,傳統歌唱比賽也常獲優勝。2004年由霧鹿國小組成樂舞團隊,曾遠赴歐洲進行兩次巡迴公演,並與國際知名大提琴家大衛達伶(David Darling)合作,結合布農族的pasibutbut和現代大提琴樂器錄製CD專輯,推向國際舞台。

就地取材 因地制宜的植物染
目前布農族常用的植物染材料,大多就地取材,如薯榔、薑黃、洋蔥皮等。南投一帶因土質不同,還可運用黑土進行泥土染。然而在採集原料時,往往因季節與環境不同,而有地區差異。如劉金蕉老師曾分享,臺東一帶在秋天採集的薯榔,顏色較深較美,尤其是山豬啃過,從泥土翻出的薯榔,品質最好!足見布農族人觀察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
植物染處理工序
煮布去膠→加入染料→設計綁料→熱染浸泡→保存固色

翻山越嶺 一心向學
已過花甲之年的Cina Apin(漢名:余桂蘭),只要談起傳統技藝,雙眼總是熠熠發光。回憶自己十多年來,為了學習傳統技藝,往往不辭千里,遠赴花蓮甚至臺中,有時一住便是一週甚至一個月。因珍貴經驗得來不易,促使Cina Apin願意無私分享,並不斷因學生需求而調整教學方式。
教學相長 融舊鑄新
在教學過程中,Cina Apin有感於傳統技藝逐漸與生活脫節,且不易引發年輕人學習動機,因此致力於融舊鑄新,將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如本次編織抱枕,將日常生活用品結合傳統十字繡,盼能在傳承重要技藝同時,兼顧生活需求,使傳統技藝不僅能謀生,更能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每個布農家戶都會有的背籃palangan
臺灣原住民族普遍有使用藤編編製背籃的技術,但是型制不盡相同。布農族的背籃特色在於六角型的眼睛(mata,指藍身的孔洞),以及下窄上寬的藍身,目的在使內容物重量平均分配以利背負。 在早期的生活中,palangan幾乎是每個農族家屋都會有的物件,用來背負地瓜、芋頭等農作物。
編籃處理工序
去除藤肉→削藤皮→編籃底→編籃身→收邊→底部加固

很會編藤的Vava阿公
年近70歲的Vava阿公(漢名:余清山),是花蓮卓溪太平村的布農族人。12歲時開始接觸藤,憑著印象中爸爸處理工序的記憶,自己摸索出藤編技術,甚至發展出創新的編織技術與處理工法,讓藤編器物不再笨重也更堅固耐用,希望吸引更多人認識布農族的藤編文化,近年來著重於藤編教學工作。

huaz,布農族的「藤」知識
huaz是布農語的藤,是傳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自然素材,通常為男人所使用,上山時會順便採集帶回處理,在昏暗無燈光的工寮裡仍能以刀抵著藤憑著手感削藤。採收期間應避開四至五月的生長期,因為此時期的藤較為脆弱且易招蟲食。藤可以用於編製背籃(palangan)、篩箕(tukban/kapung)、背負頭帶(cisbunguan)、織布用的固定棒/綜棒(uslun)等,其堅韌的特性亦可作為綁繩固定房舍樑柱或是耙子,用途非常廣泛。

【樓梯間展覽介紹】

Kulumah in
每一張凝結的老舊影像,都是族群美麗個故事的拼圖!

二、三樓斜坡廊道上展示由國立臺灣博物館、海端鄉布農族文物館提供、彙整的46件早期歷史影像。這些難得的歷史影像紀錄,將時間定格在海端鄉過往的歷史時空裡,讓我們得以一窺過往祖先們的生活樣貌以及時代變遷的痕跡。
每每進入部落田野,影像的感染力與訊息傳達總是容易觸動人心,透過海端歷史影像廊道的鋪陳,期望能有助於觀眾對整體展示內容有更多的理解與感動,更希望促成大家對於海端鄉布農族文化的認同與支持。

 

休耕後重新開墾的梯田,霧鹿社(Bulbul,今臺東縣海端鄉霧鹿村),約20世紀初期。


布農族盛裝女子,約20世紀初期 (出處:台灣生蕃種族寫真帖)

布農族郡社群男女族人,南投地區,1906年 (出處:臺灣蕃族圖譜)

布農族分佈在埔里以南的中央山脈及其東側,到知本主山以北的山地,是部落的散居社會。服裝方面,分為上衣、胸當、腹掛、褌及腳袢五類。布農族在衣飾上的織紋,多用黃、紅、黑、紫四色交織成條紋,配色美麗,刺繡技術也較複雜而精巧。本照片為布農族郡蕃的男女。


釀酒之準備-搗小米,卡內特灣社(Qanituan,今南投縣信義鄉雙龍村),約20世紀初期。(出處: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影像)

與訪客於家內用餐,利稻社(Litu,今臺東縣海端鄉利稻村),約20世紀初期。(出處: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

布農男女族人,新武路社(Sinbulu,今臺東縣海端鄉新武部落),約20世紀初期。(出處: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

耕作小屋與爐灶,利稻社(Litu,今臺東縣海端鄉利稻村),約20世紀初期。(出處: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

布農族郡社群婦女紡織,南投社區,1902年。(出處:臺灣蕃族圖譜)

霧鹿交易所中推積如山的薯榔(新武路駐在所,今臺東縣海端鄉新武部落),約20世紀初期。(出處: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

搗小米的婦女,丹那社(Tanna,今臺東縣海端鄉廣原村),約20世紀初期。(出處: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

溪邊提水的婦女,霧鹿社(Bulbul,今臺東縣海端鄉霧鹿村),約20世紀初期。(出處: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

家屋爐灶,杜庫板社(Tukban,今臺東縣海端鄉霧鹿村),約20世紀初期。(出處: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

以大篩籮篩小米的婦女,霧鹿社(Bulbul,今臺東縣海端鄉霧鹿村),約20世紀初期。(出處: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

婦女紡織,卡內特灣社(Qanituan,今南投縣信義鄉雙龍村),約20世紀初期。(出處: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影像)

婦女頭巾的特殊刺繡紋飾,坑頭社(Kautu,今臺東縣海端鄉利稻村),約20世紀初期。(出處: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

穿著棉布長裙的婦女,坑頭社(Kautu,今臺東縣海端鄉利稻村),約20世紀初期。(出處: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

大崙溪(Tailuk)上的小橋(今臺東縣海端鄉),約20世紀初期。(出處: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

布農族開墾地,南投地區,1910年。(出處:臺灣蕃族圖譜)

武裝布農族男子到領域邊界交易,約20世紀初期。(出處: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影像)

布農族射耳祭,卡內特灣社(Qanituan,今南投縣信義鄉雙龍村),約20世紀初期。(出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典藏影像)

著黑頭巾的男子,利稻社(Litu,今臺東縣海端鄉利稻村),約20世紀初期。(出處: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

穿著傳統服裝之布農族郡社群男子,南投地區,1906年。(出處: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影像)

薩苦薩苦社(Saqsaq,今臺東縣海端鄉霧鹿村)頭目兄弟,約20世紀初期。(出處: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

布農吸煙男子與煙具,利稻社(Litu,今臺東縣海端鄉利稻村),約20世紀初期。(出處: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

著羌皮帽的男子,馬典古魯社(Matenkul,今臺東縣海端鄉利稻村),約20世紀初期。(出處: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
 


【二樓展覽介紹】

「Dalah」是布農族語中土地、土壤的意思。
海端鄉的高山、湖泊、溫泉、野溪、特色農產與文化創意融合布農文化與土地 深厚的關係,開創出海端鄉居民豐厚的生命力。
「Dalah」來自海端之地─地方產業特展」藉由族語讚嘆這片土地的豐饒美好,帶領觀眾瀏覽海端鄉豐富的自然生態景觀,品味多元的文化與地方產業特色。從生態景觀看見土地的綺麗;從農業物產看見土壤的生命力;從文創工坊的作品看見充滿創造力的海端之地。

【文創產業】


《胡林德旺》

海端村-持弓射耳的布農人
特色文創產品:木雕、刀具、弓箭
目前年約70歲的胡林德旺,是臺東新園部落的排灣族人,四十年前認識居住在海端初來的妻子則牽住海端鄉。從小承襲父親的手藝,從事傳統藝術雕刻。除了雕刻,布農族的弓箭及傳統刀具皆是胡林德旺的擅長製作的工藝品,具有50年的製弓資歷。
藉由製弓,胡林德旺帶領布農族年輕族人一起上山認識材料與植物知識,了解材料的特性與製作工序,讓布農族的技藝與文化得以與傳統知識連結。

《余富來》﹝余槳陶藝工作坊﹞
海端村-獨具風格的陶藝創作
特色文創產品:陶藝
余富來長期於藝術與設計領域耕耘,從廣告設計、服裝設計、美容美髮、室內設計到陶藝創作。接觸陶藝十多年,深陷「泥沼」,除了創作,多年來持續投身陶藝教學。
創作力豐富的余富來,透過一雙巧手創作獨具風格的陶藝品,陶藝燈具、傢飾品、陶甕等皆是其擅長的作品,無論是細節處的精巧細膩,或是美麗的鏤空雕花,都是他豐富的陶作語彙,塑造出獨特的個人風格。

《余菊英、張孝蘭》﹝嘎拉喇工作坊﹞
海端村-交織交心,雕印真情
特色文創產品:編織籃、編織袋、皮雕飾品
來自臺東海端鄉部落的嘎拉喇,「嘎拉喇」是布農語意思裡「籃子」。部落媽媽余菊英的手作,不只用手也用心,每個交織,都是一個交心。嘎拉喇工作坊以指將帶交疊,以心跟您交陪,每個籃子都是誠意,也是全心全意。
除了編織品,嘎拉喇的皮雕作品雕刻精美,創作者張孝蘭的作品工藝細緻,平面的皮革經過設計的圖紋,也能處理成生動立體的造型;創作出獨一無二、別緻的商品,成為陳設家中的現代擺飾。

《余桂蘭》﹝帛法齊工作坊﹞
崁頂村-非「織布」可
特色文創產品:男生背心、桌布、網袋、鑰匙圈、織布
Cina aping起初看見農傳統織布的美,便深深愛上織布。當時只想靠著自己的雙手織背心給心愛的丈夫穿,在看見線與力、梭與刀棒之間的美,層層交織出上帝祝福之約的彩虹樂章,展現傳統布農獵人勇士精神,從此後沉浸在織布的世界中-非「織布」可。”帛”為絲織品的總稱,帛法齊以布農族傳統地基織布為主,主要製作布農男性habang(背心),也製作布農男/女頭飾、番/薏苡珠製成之手。
頸鍊、編籃、皮雕、染布、勾針織品等,希望能將布農祖先工藝的智慧及技巧傳承與保留。

《林玉燕》﹝伊瑪手作工作室﹞
海端村-把祝福帶到生活上
特色文創產品:串珠飾品、編織品
臺東縣海端鄉初來的玉燕媽媽默默在編織藝術上耕耘,喜歡種子的小巧可愛且自然的模樣,「種子」有「傳承」的意念,對於喜愛自然生命的她別有一番特殊意義,將這樣的感受結合編織美學,把祝福帶到生活上。玉燕媽媽將「種子」、「布農文化」、「流行」這三元素組合再一起,使作品具有時下流行風格和布農族色彩,增添布農文化的多樣性,讓更多年輕族群可以接觸到傳統編織。

【文創產業】【特色農業】

《胡天國、劉金蕉》﹝蓋亞那工作坊﹞
崁頂村-布米不迷
特色文創產品:小米、染織、手工藝品
胡天國爸爸與金蕉媽媽致力於傳承布農族的文化與美食,蓋亞那工作坊推出「布米不迷」套餐,以海端的特產小米為主軸,呈現小米與當季蔬菜的口感,利用在地食材傳遞布農族文化的信念。蓋亞那工作坊推出的小米手作的體驗,讓人親自了解布農族的生活,從小米脫殼、杵搗、洗小米,還有搗小米需要的技巧,從中學習小米烹煮技巧與智慧,最後品嘗美味的小米飯。 「Kaiana」在布農族語有著吊掛飾品、物件及裝飾之意,劉金蕉一家認為這有著傳承文化及情感的意涵,所以將「Kaiana」作為工坊的名字。

【特色農業】

《宋俊一》﹝崁頂部落農場﹞
崁頂村-崁頂有機村推手
特色文創產品:苦茶油、黑豆、樹豆、小米
宋俊一在母親去世那年回到家鄉,與妻子接手母親的水蜜桃果園,同時擔任苦茶油產銷班班長,積極參加農委會各項學習活動增長農業知識。除了水蜜桃,依當地氣候種植原生種小米、原生蔬菜、柑橘及黃金果等作物,並積極推動整個部落成為崁頂部落農場,希望朝有機村的方向發展,以多元少量種植的特色吸引遊客前來,透過慢活、漫步了解部落,部落則提供安全、新鮮的蔬菜促成在地消費。

《余馬提》﹝馬提亞的店﹞
崁頂村-部落生活體驗
特色文創產品:水蜜桃、肚臍橙
馬提亞的店-是結合部落、在地經營的複合小店,店內所生產的蔬果,都經過農委會認證的臺灣安全蔬果標章-吉園圃標章(GAP),讓消費者安心購買與食用,主要產品為水蜜桃及肚臍橙;在物盡其用的觀念下,更研發許多農產加工品,如水蜜桃冰棒、冰淇淋及搭配自製果醬的手工奶酪。除此之外在踏入這間店前,就能看到手工繪製的「布農族八部合音」圖,透過預約方式提供外地遊客進行「獵人陷阱體驗」,學習族人代代相傳設陷阱的生活智慧,深入了解與自然森林共存的獵人文化。


【三樓展覽介紹】

【月桃燈箱】創作者:Puni江秀珠 老師 時間:2017年

進入展場你會先看到這件月桃燈箱,透光的斜編大片月桃編織屏風,必須繞過後進入特殊空間。用以象徵Puni兒時透過月桃蓆看火光跳躍,感受到的溫暖與月桃相關重要記憶。這片月桃蓆使用了臺灣大月桃、烏來月桃和屈尺月桃三種不同品種的月桃,都是來自Puni的月桃園區裡的品種。

Sizu 傳統技藝

作為體現文化的媒介,也是傳承與深耕的路徑
海端鄉各項布農族技藝文化透過本所每年定期的課程開辦而延續傳承,除了肯定文化師資在傳承路上的努力,也是提供族人在當代文化環境變遷下另一條學習傳統文化的管道。更重要的是布農族文化館每年以展覽形式呈現技藝研習成果,也進一步提供觀展民眾認識布農技藝文化的平台。
月桃(sizu)在傳統布農族的生活中是常被運用的編材,但在當代材料便利性的影響下,相關知識系統也逐漸被取代而淡忘。
幸而本鄉加拿村Puni老師(江秀珠)長期投入此區塊,保留布農族月桃技藝文化,也培植月桃生態園區,在專業藝師、教育場域以及地方文化脈絡結合下,本所認為月桃與其技藝具備了深化發展的條件,因而催生此次的專題特展。
也要特別感謝「國立臺灣博物館」提供百年藏品-布農月桃蓆,提升特展內容的深度,以及感謝「財團法人根滿文教基金會」對於特展製作的協助,幫助本鄉技藝文化的推廣。
Malansan 跟隨月桃的足跡﹞
從2016年年底開始與Puni老師接觸,也開始摸月桃,這是策展工作的第一步。Puni老師的月桃課程堅持從月桃素材的處理開始,而不是直接編織出成品,他很強調一件事:要好好對待每一個材料,不論它長的如何,好壞美醜都有它處理的方式,就是看你怎麼使用它,這樣的學習過程讓也是學員的我認識到素材的珍貴價值,也看見老師對於月桃的呵護與用心。
月桃很常見,但是月桃的處理技術卻鲜為大宗所知特有技法與知識。於是為了讓月桃相關的工藝技術與文化知識能有更多的記憶與傳遞,我們開始策畫以月桃為主題的展覽。我們會從Puni老師的生命故事開始談起,關於她為何決定回部落,月桃又是如何帶領著她回家?

Puni 說:
用月桃編出回家的路,怎麼樣可以留在部落生活?
是許多原住民返鄉青年的難題,對於Puni也是。
不過祖先早已為她安排好,那就是月桃。
為什麼是月桃?
因為月桃是大自然給予的禮物,不用任何成本。
為什麼是月桃?
因為唯有月桃,讓Puni永遠學都學不完。
為什麼是月桃?
因為月桃讓Puni想起家人,
想到祖父在獵寮裡的月桃蓆上清理獵槍;
想到大姑媽使用「掐死轉彎」的技法編織月桃;
想到母親因為思念祖母
於是開始作月桃……。


因為想存在,所以記得要轉彎。
你為文化而做的方式,真的是對的嗎?
月桃有各種可能性。
我看到了,為什麼你看不到?

Isnavaan 投入月桃教學

masling,很好聽的地方
masling,布農語指的是歌聲好聽或是旋律優美;maslingan則是指涉那個聲音很好聽的地方。
Puni的哥哥曾經來到maslingan,那是他們Ishahavut家族的曾經居住過的地方,位於大崙溪上游,會有回音繚繞的自然地形。
海拔約700至900公尺,適於種植各種植物,Puni便以此作為她的月桃園區的名稱。
把每次教學當作是最後一堂課
2010年左右在公所的輔導之下,Puni開始成立工作室,也開始投入教學工作,她很清楚,在幾乎飽和的月桃工藝圈她必須找到自己的定位,那就是月桃素材的處理,而這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塊。教課地點從鄰近的關山鹿野,到屏東高雄逐漸擴展至全臺灣,在工作前輩們的帶領以及政府部門(原民會、縣政府、職訓局)的協助下,Puni成為一位優秀的月桃講師,她將把每堂課是最後一堂課在教,盡可能傾吐所學給學生,也讓學生知道月桃不是件簡單的事,並理解月桃的價值。

sizu siam 新舊月桃蓆
sizu tuza真正的月桃
今年已經82歲的布農族lbu阿嬤,對於幼年時在山上看母親整理月桃的記憶猶新,「就這樣剝啊!」熟練的手勢向外劃出弧形。阿嬤特別提及有一種月桃較sizu tuza,tuza為布農語「真正的」,植株相較起來比較細長,生長於陰涼處故其纖維相對的堅韌,通常會拿來編成戒指、手環或髮箍。 另外阿嬤說月桃還有分公母,公的月桃葉鞘較直硬,所以易裂無法拿來編織。而母的月桃葉鞘就較柔軟,處理時可以輕易地繞成圓圈。

禁忌-男人不能碰的月桃編織
masaidaz,雙層四片的斜紋月桃編織,在月桃編織裡是布農族特有的族群辨識符碼與傳統技藝,在布農族的傳統社會中屬於女人的專屬領域,男人不能碰,Puni說沒有為什麼,這就是禁忌(samu)。
她在教學工作室也堅守這個底線,學員當中有男性就不會教斜紋編法,傳統上,月桃編的技術是在家族內部傳承,若學習的過程中發生任何不幸的事則將停止學習,表示此人不適宜處理月桃。
與布農人息息相關的月桃
長期研究布農族民族植物的鄭漢文校長說,在布農族當中有一句諺語「神寬恕人的次數,不會像月桃花累累的花串」,以結石累累的月桃花串提醒著我們布農人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素材;根莖可以混合松葉打碎敷於受傷處;花苞片可以吸取汁液可以解渴;月桃嫩心可以做為蔬食;葉鞘則可以晾乾後編成置物籃、月桃蓆等。

打赤腳, 什麼都不用錢的部落生活
「我跟在父親的背後走路,前方的父親總可從路邊變出吃的、喝的、玩的給我..」
Puni回憶起小時候在加拿部落的生活,父親像魔術師一般,會從大自然信手變出各式各樣的物品,可能是當作零嘴的果實;可能是治療肚子痛的藥用植物;可能是編製藤籃的材料。
山林的資源足以供應部落族人的日常生活所需,幾乎不會用到金錢就可以豐衣足食,Puni從未有過離開部落的念頭,而是對於大自然給予的禮物-隨手取得的生活素材充滿感恩的心。

雨鞋Puni踏實的踩在土地上
2000年初,全臺灣興起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的議題浪潮,地方公所開始徵詢進入山林調查的工作夥伴,Puni也回鄉加入了調查的工作團隊。大約近兩年的時間走遍鄉內的山林,她意會到這片土地有踏多珍貴的東西正在流失中,特別是屬於布農族自然素材的運用:草蓆、層架、置物盒、藥材、狩獵工具、織布機具等,Puni想抓住這些正在流逝的文化,暗自在心中想著,該是時候回家了。

始終牽掛的父親
Puni的父親是個嚴肅的人,在外面工作的那幾年她很想家,爸爸總說不要讓情緒上來,那會影響身體與工作。父親一如典型的傳統布農男人,沉默寡言且重視身教言教,Puni從父親身上學會對自然素材的尊敬,不懂應用就是浪費,所以園區裡父親留下的植物-檳榔、李樹、烏心石、桃花心木都有用途的,需要的時候在取用。
令人難過的是,父親晚年受到文明病痛的折磨,Puni辭去臺北的工作,回鄉陪伴父親與母親,再也不回臺北了。

在文化傳承工作上的前輩們
「他真的很笨,笨到不會為自己作打算!」Puni憶起余錦虎(Dahu)老師便激動得流下眼淚。在她剛回鄉的那一年,霧鹿部落長期耕耘布農文化傳承工作的余錦虎老師,無私地與Puni分享母語、童謠、族語拼音等文化紀錄成果,並交給她一條頸鍊,它不是很精緻,只是用棉繩粗略的串起塑膠輪胎皮作成的擋片,但是余錦虎老師要Puni復振重製布農傳統的頸鍊樣式,它允諾要老師等她完成。殊不知老師突然地辭世,人在國外的Puni甚至無法趕回奔喪。於是她決定將這份思念與惋惜轉化成創作的動力,將原本屬於傳統男性的用品轉化創作為女性飾品。


「妳戴上這個會更像布農族!」

胡金娘老師親手為Puni戴上布農族女子額頭帶,那象徵肯定認同與加持。 胡金娘老師是鄉內重要的文化工作者,對於有心傳承文化的後輩總是大力地支持。Puni在初期從事月桃編織工作時,胡金娘老師除了言語的教誨也收購許多作品,給予她許多鼓勵與實質的幫助。


穿著高跟鞋的腳,一直都不是很喜歡臺北的方便性。
高二那年,決定放棄學業,因為電子科並不是興趣,再加上身為大姊自認有擔負家中妹妹們學費的責任,於是為了賺錢,她離開了部落前往臺北,一如民國60-70年代前往都會工作的原住民青年們。
「我從來沒有真正喜歡過臺北」,臺北雖然便利許多,卻只是教會一個人忍受挫折與孤單的地方。
第一份工作,是在一間文書裝訂工廠當作業員,工作內容是反覆地將74頁的書裝訂起來加上封面,這份工時長薪水少,只作了三個月後便離職。後來是到西門町的一間百貨公司當禮品包裝員,取了英文名字叫Deborah,吃苦上進態度後來被老闆娘看見,而外派到日本分公司,打開了國際視野。


【館內地圖】

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 聯絡電話:089-931638

 

地址:高雄市苓雅區三多四路110號10樓之5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五 上午08:30至下午05:30
電話:07-3387292   Email:li_jing@dcweb2.com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部落旅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