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外區】
【館外地圖】
【一樓展覽介紹】
【樓梯間展覽介紹】
Kulumah in
每一張凝結的老舊影像,都是族群美麗個故事的拼圖!
休耕後重新開墾的梯田,霧鹿社(Bulbul,今臺東縣海端鄉霧鹿村),約20世紀初期。
布農族盛裝女子,約20世紀初期 (出處:台灣生蕃種族寫真帖)
布農族郡社群男女族人,南投地區,1906年 (出處:臺灣蕃族圖譜)
釀酒之準備-搗小米,卡內特灣社(Qanituan,今南投縣信義鄉雙龍村),約20世紀初期。(出處: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影像)
與訪客於家內用餐,利稻社(Litu,今臺東縣海端鄉利稻村),約20世紀初期。(出處: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
布農男女族人,新武路社(Sinbulu,今臺東縣海端鄉新武部落),約20世紀初期。(出處: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
耕作小屋與爐灶,利稻社(Litu,今臺東縣海端鄉利稻村),約20世紀初期。(出處: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
布農族郡社群婦女紡織,南投社區,1902年。(出處:臺灣蕃族圖譜)
霧鹿交易所中推積如山的薯榔(新武路駐在所,今臺東縣海端鄉新武部落),約20世紀初期。(出處: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
搗小米的婦女,丹那社(Tanna,今臺東縣海端鄉廣原村),約20世紀初期。(出處: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
溪邊提水的婦女,霧鹿社(Bulbul,今臺東縣海端鄉霧鹿村),約20世紀初期。(出處: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
家屋爐灶,杜庫板社(Tukban,今臺東縣海端鄉霧鹿村),約20世紀初期。(出處: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
以大篩籮篩小米的婦女,霧鹿社(Bulbul,今臺東縣海端鄉霧鹿村),約20世紀初期。(出處: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
婦女紡織,卡內特灣社(Qanituan,今南投縣信義鄉雙龍村),約20世紀初期。(出處: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影像)
婦女頭巾的特殊刺繡紋飾,坑頭社(Kautu,今臺東縣海端鄉利稻村),約20世紀初期。(出處: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
穿著棉布長裙的婦女,坑頭社(Kautu,今臺東縣海端鄉利稻村),約20世紀初期。(出處: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
大崙溪(Tailuk)上的小橋(今臺東縣海端鄉),約20世紀初期。(出處: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
布農族開墾地,南投地區,1910年。(出處:臺灣蕃族圖譜)
武裝布農族男子到領域邊界交易,約20世紀初期。(出處: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影像)
布農族射耳祭,卡內特灣社(Qanituan,今南投縣信義鄉雙龍村),約20世紀初期。(出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典藏影像)
著黑頭巾的男子,利稻社(Litu,今臺東縣海端鄉利稻村),約20世紀初期。(出處: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
穿著傳統服裝之布農族郡社群男子,南投地區,1906年。(出處: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影像)
薩苦薩苦社(Saqsaq,今臺東縣海端鄉霧鹿村)頭目兄弟,約20世紀初期。(出處: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
布農吸煙男子與煙具,利稻社(Litu,今臺東縣海端鄉利稻村),約20世紀初期。(出處: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
著羌皮帽的男子,馬典古魯社(Matenkul,今臺東縣海端鄉利稻村),約20世紀初期。(出處: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
【二樓展覽介紹】
「Dalah」是布農族語中土地、土壤的意思。
海端鄉的高山、湖泊、溫泉、野溪、特色農產與文化創意融合布農文化與土地 深厚的關係,開創出海端鄉居民豐厚的生命力。
「Dalah」來自海端之地─地方產業特展」藉由族語讚嘆這片土地的豐饒美好,帶領觀眾瀏覽海端鄉豐富的自然生態景觀,品味多元的文化與地方產業特色。從生態景觀看見土地的綺麗;從農業物產看見土壤的生命力;從文創工坊的作品看見充滿創造力的海端之地。
【文創產業】
《胡林德旺》
海端村-持弓射耳的布農人
特色文創產品:木雕、刀具、弓箭
目前年約70歲的胡林德旺,是臺東新園部落的排灣族人,四十年前認識居住在海端初來的妻子則牽住海端鄉。從小承襲父親的手藝,從事傳統藝術雕刻。除了雕刻,布農族的弓箭及傳統刀具皆是胡林德旺的擅長製作的工藝品,具有50年的製弓資歷。
藉由製弓,胡林德旺帶領布農族年輕族人一起上山認識材料與植物知識,了解材料的特性與製作工序,讓布農族的技藝與文化得以與傳統知識連結。
《余富來》﹝余槳陶藝工作坊﹞
海端村-獨具風格的陶藝創作
特色文創產品:陶藝
余富來長期於藝術與設計領域耕耘,從廣告設計、服裝設計、美容美髮、室內設計到陶藝創作。接觸陶藝十多年,深陷「泥沼」,除了創作,多年來持續投身陶藝教學。
創作力豐富的余富來,透過一雙巧手創作獨具風格的陶藝品,陶藝燈具、傢飾品、陶甕等皆是其擅長的作品,無論是細節處的精巧細膩,或是美麗的鏤空雕花,都是他豐富的陶作語彙,塑造出獨特的個人風格。
《余菊英、張孝蘭》﹝嘎拉喇工作坊﹞
海端村-交織交心,雕印真情
特色文創產品:編織籃、編織袋、皮雕飾品
來自臺東海端鄉部落的嘎拉喇,「嘎拉喇」是布農語意思裡「籃子」。部落媽媽余菊英的手作,不只用手也用心,每個交織,都是一個交心。嘎拉喇工作坊以指將帶交疊,以心跟您交陪,每個籃子都是誠意,也是全心全意。
除了編織品,嘎拉喇的皮雕作品雕刻精美,創作者張孝蘭的作品工藝細緻,平面的皮革經過設計的圖紋,也能處理成生動立體的造型;創作出獨一無二、別緻的商品,成為陳設家中的現代擺飾。
《余桂蘭》﹝帛法齊工作坊﹞
崁頂村-非「織布」可
特色文創產品:男生背心、桌布、網袋、鑰匙圈、織布
Cina aping起初看見農傳統織布的美,便深深愛上織布。當時只想靠著自己的雙手織背心給心愛的丈夫穿,在看見線與力、梭與刀棒之間的美,層層交織出上帝祝福之約的彩虹樂章,展現傳統布農獵人勇士精神,從此後沉浸在織布的世界中-非「織布」可。”帛”為絲織品的總稱,帛法齊以布農族傳統地基織布為主,主要製作布農男性habang(背心),也製作布農男/女頭飾、番/薏苡珠製成之手。
頸鍊、編籃、皮雕、染布、勾針織品等,希望能將布農祖先工藝的智慧及技巧傳承與保留。
《林玉燕》﹝伊瑪手作工作室﹞
海端村-把祝福帶到生活上
特色文創產品:串珠飾品、編織品
臺東縣海端鄉初來的玉燕媽媽默默在編織藝術上耕耘,喜歡種子的小巧可愛且自然的模樣,「種子」有「傳承」的意念,對於喜愛自然生命的她別有一番特殊意義,將這樣的感受結合編織美學,把祝福帶到生活上。玉燕媽媽將「種子」、「布農文化」、「流行」這三元素組合再一起,使作品具有時下流行風格和布農族色彩,增添布農文化的多樣性,讓更多年輕族群可以接觸到傳統編織。
【文創產業】【特色農業】
《胡天國、劉金蕉》﹝蓋亞那工作坊﹞
崁頂村-布米不迷
特色文創產品:小米、染織、手工藝品
胡天國爸爸與金蕉媽媽致力於傳承布農族的文化與美食,蓋亞那工作坊推出「布米不迷」套餐,以海端的特產小米為主軸,呈現小米與當季蔬菜的口感,利用在地食材傳遞布農族文化的信念。蓋亞那工作坊推出的小米手作的體驗,讓人親自了解布農族的生活,從小米脫殼、杵搗、洗小米,還有搗小米需要的技巧,從中學習小米烹煮技巧與智慧,最後品嘗美味的小米飯。 「Kaiana」在布農族語有著吊掛飾品、物件及裝飾之意,劉金蕉一家認為這有著傳承文化及情感的意涵,所以將「Kaiana」作為工坊的名字。
【特色農業】
《宋俊一》﹝崁頂部落農場﹞
崁頂村-崁頂有機村推手
特色文創產品:苦茶油、黑豆、樹豆、小米
宋俊一在母親去世那年回到家鄉,與妻子接手母親的水蜜桃果園,同時擔任苦茶油產銷班班長,積極參加農委會各項學習活動增長農業知識。除了水蜜桃,依當地氣候種植原生種小米、原生蔬菜、柑橘及黃金果等作物,並積極推動整個部落成為崁頂部落農場,希望朝有機村的方向發展,以多元少量種植的特色吸引遊客前來,透過慢活、漫步了解部落,部落則提供安全、新鮮的蔬菜促成在地消費。
《余馬提》﹝馬提亞的店﹞
崁頂村-部落生活體驗
特色文創產品:水蜜桃、肚臍橙
馬提亞的店-是結合部落、在地經營的複合小店,店內所生產的蔬果,都經過農委會認證的臺灣安全蔬果標章-吉園圃標章(GAP),讓消費者安心購買與食用,主要產品為水蜜桃及肚臍橙;在物盡其用的觀念下,更研發許多農產加工品,如水蜜桃冰棒、冰淇淋及搭配自製果醬的手工奶酪。除此之外在踏入這間店前,就能看到手工繪製的「布農族八部合音」圖,透過預約方式提供外地遊客進行「獵人陷阱體驗」,學習族人代代相傳設陷阱的生活智慧,深入了解與自然森林共存的獵人文化。
【三樓展覽介紹】
【月桃燈箱】創作者:Puni江秀珠 老師 時間:2017年
Sizu 傳統技藝
作為體現文化的媒介,也是傳承與深耕的路徑
海端鄉各項布農族技藝文化透過本所每年定期的課程開辦而延續傳承,除了肯定文化師資在傳承路上的努力,也是提供族人在當代文化環境變遷下另一條學習傳統文化的管道。更重要的是布農族文化館每年以展覽形式呈現技藝研習成果,也進一步提供觀展民眾認識布農技藝文化的平台。
月桃(sizu)在傳統布農族的生活中是常被運用的編材,但在當代材料便利性的影響下,相關知識系統也逐漸被取代而淡忘。
幸而本鄉加拿村Puni老師(江秀珠)長期投入此區塊,保留布農族月桃技藝文化,也培植月桃生態園區,在專業藝師、教育場域以及地方文化脈絡結合下,本所認為月桃與其技藝具備了深化發展的條件,因而催生此次的專題特展。
也要特別感謝「國立臺灣博物館」提供百年藏品-布農月桃蓆,提升特展內容的深度,以及感謝「財團法人根滿文教基金會」對於特展製作的協助,幫助本鄉技藝文化的推廣。
Malansan 跟隨月桃的足跡﹞
從2016年年底開始與Puni老師接觸,也開始摸月桃,這是策展工作的第一步。Puni老師的月桃課程堅持從月桃素材的處理開始,而不是直接編織出成品,他很強調一件事:要好好對待每一個材料,不論它長的如何,好壞美醜都有它處理的方式,就是看你怎麼使用它,這樣的學習過程讓也是學員的我認識到素材的珍貴價值,也看見老師對於月桃的呵護與用心。
月桃很常見,但是月桃的處理技術卻鲜為大宗所知特有技法與知識。於是為了讓月桃相關的工藝技術與文化知識能有更多的記憶與傳遞,我們開始策畫以月桃為主題的展覽。我們會從Puni老師的生命故事開始談起,關於她為何決定回部落,月桃又是如何帶領著她回家?
Puni 說:
用月桃編出回家的路,怎麼樣可以留在部落生活?
是許多原住民返鄉青年的難題,對於Puni也是。
不過祖先早已為她安排好,那就是月桃。
為什麼是月桃?
因為月桃是大自然給予的禮物,不用任何成本。
為什麼是月桃?
因為唯有月桃,讓Puni永遠學都學不完。
為什麼是月桃?
因為月桃讓Puni想起家人,
想到祖父在獵寮裡的月桃蓆上清理獵槍;
想到大姑媽使用「掐死轉彎」的技法編織月桃;
想到母親因為思念祖母
於是開始作月桃……。
因為想存在,所以記得要轉彎。
你為文化而做的方式,真的是對的嗎?
月桃有各種可能性。
我看到了,為什麼你看不到?
Isnavaan 投入月桃教學
masling,很好聽的地方
masling,布農語指的是歌聲好聽或是旋律優美;maslingan則是指涉那個聲音很好聽的地方。
Puni的哥哥曾經來到maslingan,那是他們Ishahavut家族的曾經居住過的地方,位於大崙溪上游,會有回音繚繞的自然地形。
海拔約700至900公尺,適於種植各種植物,Puni便以此作為她的月桃園區的名稱。
把每次教學當作是最後一堂課
2010年左右在公所的輔導之下,Puni開始成立工作室,也開始投入教學工作,她很清楚,在幾乎飽和的月桃工藝圈她必須找到自己的定位,那就是月桃素材的處理,而這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塊。教課地點從鄰近的關山鹿野,到屏東高雄逐漸擴展至全臺灣,在工作前輩們的帶領以及政府部門(原民會、縣政府、職訓局)的協助下,Puni成為一位優秀的月桃講師,她將把每堂課是最後一堂課在教,盡可能傾吐所學給學生,也讓學生知道月桃不是件簡單的事,並理解月桃的價值。
sizu siam 新舊月桃蓆
sizu tuza真正的月桃
今年已經82歲的布農族lbu阿嬤,對於幼年時在山上看母親整理月桃的記憶猶新,「就這樣剝啊!」熟練的手勢向外劃出弧形。阿嬤特別提及有一種月桃較sizu tuza,tuza為布農語「真正的」,植株相較起來比較細長,生長於陰涼處故其纖維相對的堅韌,通常會拿來編成戒指、手環或髮箍。 另外阿嬤說月桃還有分公母,公的月桃葉鞘較直硬,所以易裂無法拿來編織。而母的月桃葉鞘就較柔軟,處理時可以輕易地繞成圓圈。
禁忌-男人不能碰的月桃編織
masaidaz,雙層四片的斜紋月桃編織,在月桃編織裡是布農族特有的族群辨識符碼與傳統技藝,在布農族的傳統社會中屬於女人的專屬領域,男人不能碰,Puni說沒有為什麼,這就是禁忌(samu)。
她在教學工作室也堅守這個底線,學員當中有男性就不會教斜紋編法,傳統上,月桃編的技術是在家族內部傳承,若學習的過程中發生任何不幸的事則將停止學習,表示此人不適宜處理月桃。
與布農人息息相關的月桃
長期研究布農族民族植物的鄭漢文校長說,在布農族當中有一句諺語「神寬恕人的次數,不會像月桃花累累的花串」,以結石累累的月桃花串提醒著我們布農人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素材;根莖可以混合松葉打碎敷於受傷處;花苞片可以吸取汁液可以解渴;月桃嫩心可以做為蔬食;葉鞘則可以晾乾後編成置物籃、月桃蓆等。
打赤腳, 什麼都不用錢的部落生活
「我跟在父親的背後走路,前方的父親總可從路邊變出吃的、喝的、玩的給我..」
Puni回憶起小時候在加拿部落的生活,父親像魔術師一般,會從大自然信手變出各式各樣的物品,可能是當作零嘴的果實;可能是治療肚子痛的藥用植物;可能是編製藤籃的材料。
山林的資源足以供應部落族人的日常生活所需,幾乎不會用到金錢就可以豐衣足食,Puni從未有過離開部落的念頭,而是對於大自然給予的禮物-隨手取得的生活素材充滿感恩的心。
雨鞋Puni踏實的踩在土地上
2000年初,全臺灣興起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的議題浪潮,地方公所開始徵詢進入山林調查的工作夥伴,Puni也回鄉加入了調查的工作團隊。大約近兩年的時間走遍鄉內的山林,她意會到這片土地有踏多珍貴的東西正在流失中,特別是屬於布農族自然素材的運用:草蓆、層架、置物盒、藥材、狩獵工具、織布機具等,Puni想抓住這些正在流逝的文化,暗自在心中想著,該是時候回家了。
始終牽掛的父親
Puni的父親是個嚴肅的人,在外面工作的那幾年她很想家,爸爸總說不要讓情緒上來,那會影響身體與工作。父親一如典型的傳統布農男人,沉默寡言且重視身教言教,Puni從父親身上學會對自然素材的尊敬,不懂應用就是浪費,所以園區裡父親留下的植物-檳榔、李樹、烏心石、桃花心木都有用途的,需要的時候在取用。
令人難過的是,父親晚年受到文明病痛的折磨,Puni辭去臺北的工作,回鄉陪伴父親與母親,再也不回臺北了。
在文化傳承工作上的前輩們
「他真的很笨,笨到不會為自己作打算!」Puni憶起余錦虎(Dahu)老師便激動得流下眼淚。在她剛回鄉的那一年,霧鹿部落長期耕耘布農文化傳承工作的余錦虎老師,無私地與Puni分享母語、童謠、族語拼音等文化紀錄成果,並交給她一條頸鍊,它不是很精緻,只是用棉繩粗略的串起塑膠輪胎皮作成的擋片,但是余錦虎老師要Puni復振重製布農傳統的頸鍊樣式,它允諾要老師等她完成。殊不知老師突然地辭世,人在國外的Puni甚至無法趕回奔喪。於是她決定將這份思念與惋惜轉化成創作的動力,將原本屬於傳統男性的用品轉化創作為女性飾品。
「妳戴上這個會更像布農族!」
胡金娘老師親手為Puni戴上布農族女子額頭帶,那象徵肯定認同與加持。 胡金娘老師是鄉內重要的文化工作者,對於有心傳承文化的後輩總是大力地支持。Puni在初期從事月桃編織工作時,胡金娘老師除了言語的教誨也收購許多作品,給予她許多鼓勵與實質的幫助。
穿著高跟鞋的腳,一直都不是很喜歡臺北的方便性。
高二那年,決定放棄學業,因為電子科並不是興趣,再加上身為大姊自認有擔負家中妹妹們學費的責任,於是為了賺錢,她離開了部落前往臺北,一如民國60-70年代前往都會工作的原住民青年們。
「我從來沒有真正喜歡過臺北」,臺北雖然便利許多,卻只是教會一個人忍受挫折與孤單的地方。
第一份工作,是在一間文書裝訂工廠當作業員,工作內容是反覆地將74頁的書裝訂起來加上封面,這份工時長薪水少,只作了三個月後便離職。後來是到西門町的一間百貨公司當禮品包裝員,取了英文名字叫Deborah,吃苦上進態度後來被老闆娘看見,而外派到日本分公司,打開了國際視野。
【館內地圖】
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 聯絡電話:089-93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