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市】撒固兒(磯崎)部落
2019/11/06

【花蓮市 簡介】

花蓮市位於花東縱谷北側的開口處,北接新城鄉,南毗吉安鄉,西鄰秀林鄉,東臨太平洋。依山面海的地理環境,擁有國際港口,海洋公園與國家公園等豐沛觀光資源,是遊客到花東旅行時,必遊景點。

花蓮市,有四十四個行政里及六個聯合里辦公室,原住民居民以阿美族為主,還有部分撒奇萊雅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平埔原住民族,不同的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也為當地帶來了不一樣的風貌,讓花蓮市發展出多族文化的樣貌。   

花蓮自古就是個多族群分布的區域,從地名便能知道,其稱呼相當多,其中洄瀾,是來自於早期移民者的經驗,漳州人乘船來到花蓮溪口時,見到溪水與海浪衝擊呈迴旋狀時,而有此名稱。現今花蓮市族群、文化也相當多元,如每年必歡慶的豐年祭從七月份起,各部落或各族群聯合式舉辦,非常熱鬧。除了欣賞自然、觀光景致之外,還能到訪部落,來場部落知性之旅,聽聽撒奇萊雅族的歷史,還有推動成功的正名運動,品嚐各式超乎想像的天然野菜料理,也可動手利用野菜製作傳統的”便當”,不論哪款旅行方式,都值得喜歡旅遊的民眾,前來體驗、認識花東之美。

《交通指南》
交通運輸以公路為主。
一、自行開車
1.南下:雪山隧道、北宜公路或濱海公路,經蘇澳通過蘇花公路(臺9線)到達花蓮市,經蘇花公路臺11線花東沿岸公路縱貫。
2.北上:南迴公路至臺東,臺九線經縱谷到花蓮市;臺十一線經東海岸到花蓮市。

二、大眾運輸
花蓮客運:
1.葛馬蘭客運或首都客運,從臺北經濱海公路到宜蘭‧,再到花蓮市。
2.由臺東出發,可以搭乘鼎東客運或是花蓮客運沿花東縱谷或東海岸前往花蓮火車站。

【認識撒固兒部落】
相傳,撒固兒部落,是古代撒奇萊雅六社當中,勢力量龐大的部落。清治時代,部落族人們種刺竹於生活區域外圍,形成自然保護屏障,這似竹子編織而成的鳥窩,而稱之為竹窩宛社。據說撒奇萊雅人登陸的據點,是美崙山腳,其位於花蓮市西北方、靠近美崙溪上游水源地的山腳。抗清失敗後,被政府改稱為國福里。
一八七八年,發生達固部事件,是清軍入侵臺灣,為剿滅東部撒奇萊雅族部落的一場戰役,而其倖存族人藏身於阿美族,展開隱姓埋名生活,從市中心遷移到美崙山腳下的國福里。直到2007年撒奇萊雅族完成正名運動,並開始田調傳統歌舞、恢復男性年齡階級(八年為一階),及傳統的歲時祭儀。
撒固兒部落,目前位於花蓮市國福社區,其部落命名由來,是因為當時部落種植許多茄冬樹,而茄冬樹族語是Sakur,因此命名為之。於戰役後,族人流離四處,又因溪水暴漲大淹水,從市中心往山腳下搬遷,而來到現址。人口組成仍以撒奇萊雅族為主,少數噶瑪蘭族、太魯閣族及阿美族。
撒固兒部落周邊許多特色景點,如撒固兒野菜市集、國福養生休閒園區、佐倉步道、撒固兒瀑布等,將在地景點與文化特色相結合,以「健康與休閒」作為旅遊相關產業的發展主軸。積極推廣傳統文化、產業,傳承族群文化並且反應出原住民與自然共存,取材自然山林的文化。

《交通指南》
交通運輸以公路為主。
一、自行開車:花蓮市→北埔路→民有街→德興路→國福路

【認識豐濱】
豐濱鄉南臨臺東縣長濱鄉、西則是鳳林鎮、玉里鎮、瑞穗鄉和光復鄉、北與壽豐鄉毗鄰,地理環境則是西倚海岸山脈、東臨太平洋,形成依山傍海的絕美地區,因此,鄉內許多優美的山水風景,是旅客到花東,必遊玩的景點。
豐濱鄉,有五個村落,磯崎、新社、豐濱、港口、靜浦,居民以阿美族為主,還有部分噶瑪蘭族(新社部落),以及撒奇萊雅族(磯崎部落),不同的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也為當地帶來了不一樣的風貌,讓豐濱成為獨特的鄉鎮。
早期豐濱鄉稱為貓公,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臺灣光復,政府認為貓公兩字不雅,加上豐濱位置東臨太平洋,魚獲豐富;當地的自然景觀又很獨特,故而將名稱改為豐濱。豐濱鄉的旅遊很多元,原住民每年必歡慶的豐年祭、傳說故事的親不知子斷崖、母子海岸及半月海灣等,都非常值得喜歡旅遊的民眾,前來體驗、認識東海岸的美。

《交通指南》
交通運輸以公路為主。
一、自行開車
1.臺11線花東沿岸公路縱貫。
南下:直達臺東縣長濱鄉。北上:至花蓮市約60分鐘車程。
2.瑞港公路,可連接花東縱谷的瑞穗鄉。
二、大眾運輸
花蓮客運:海岸公路(海線-經臺11線、東海岸、海洋公園)

【認識磯崎部落】
磯崎部落,舊稱加路蘭,面對太平洋背靠加路蘭山,孕育了豐沛且多樣的人文景象與自然生態。擁有豐富的林相、肥沃的土地、海洋的豐沛資源,使得原住民能於山林、平原、海邊取得各式各類型的生態資源。
一八七八年,發生達固部事件,是清軍入侵臺灣,為剿滅東部撒奇萊雅族部落的一場戰役,迫使部分撒奇萊雅族人遷移至此,這裡除撒奇萊雅族外,還有阿美族、布農族,和少數嫁入的太魯閣族及排灣族,各族群間的生活模式有所不同,孕育了多元的生命文化。
磯崎部落的海祭,每年三月份於磯崎海水浴場旁舉辦,部落全體男性都會出動,一般村民不能靠近,除了祭拜海神之外,祭祀期間所有人會轉向對山神,祈求、保佑打獵平安且豐收。
磯崎部落,擅長以山林體驗,說部落故事、傳承部落文化、延續部落智慧,累積更多的文化底蘊,與發掘潛力,他們發揮巧思,將田野調查、部落耆老學習、與傳承的生活經驗,相互融合,透過部落不遺餘力的推動,讓部落能被看見、被珍惜,甚至被推廣,也從中鼓勵更多部落青年返鄉,為部落貢獻一己之力。

《交通指南》
交通運輸以公路為主。
一、自行開車 (磯崎國小舊址) :位於臺11線,約37公里左側。

 


路線一:花蓮市撒固兒部落

【撒固兒部落野菜市集】-傳統野菜認識及採集
撒固兒部落野菜市集,今位於國福社區撒固兒部落文化祭祀廣場旁,是個原味十足的野菜市集,有來自撒奇萊雅族、太魯閣族的婦女們,每天6~12點,在此優惠販售時令蔬果,舉凡雨天才有的雨來菇(情人的眼淚)、山苦瓜、帶刺的野莧菜、略苦的過貓、超苦的車輪茄、藤心,及樹豆、紅豆、小米等穀類,還有特製醃製品,如醃豬肉、醃貝類、醃魚蛋等,應有盡有。
其實,市集早期,只有零散的小販,設攤於道路旁,當時族群委員見其危險性,積極地向鄉公所與原住民族會爭取經費,於此處建置野菜市集集散地。市集裡,每個攤位都是部落媽媽們所經營,她們堅持清晨上山、下田,採集鮮嫩無農藥的蔬果,這些有品質、有口碑的農產好物,深受當地許多消費者的喜愛。
撒固兒部落野菜市集,是部落媽媽們聚會談心之地,更是撒奇萊雅族的飲食文化寶庫,攤位上的野菜如何栽種採收、醃製品的加工製法等,都是從部落耆老的口述,傳承下來的生活飲食智慧。來到野菜市集,不僅能學到原住民傳統飲食的倫理,更能發現友善環境的重要性。

【撒固兒部落文化祭祀廣場】
撒固兒部落文化祭祀廣場,是撒固兒部落的節慶祭儀的場域,舉凡有捕魚祭、豐年祭與最重要的火神祭等,各地族人皆會聚集於此,高歌歡唱共舞,團聚悅舞共同迎接歡樂的時光。
首先,撒奇萊雅族會先用傳統木鼓敲擊,藉此傳遞訊息告知部落眾人集合,並圍圓圈跳召集舞。木鼓,有傳遞訊號功能,透過敲擊鼓聲長短、快慢,搭配歌曲的音調與速度,傳遞各種不同的信號,代表緊急狀況與集合等不同含意。

每年火神祭,主要是追思當年逃避清兵滅族的危機。部落文化祭祀廣場有八座石碑與文字,分別代表人與神,被稱為「巨石信仰」,大石頭上刻有一圖騰、兩文字,字義「風吹、雨淋、土生、火燒」,代表神的職務,而「敬神、勤奮、自愛、愛人」,則是代表族人應遵循的道理。圖騰有八種意義,依波紋分成四大塊,代表神的四種職務,圍繞中央的三角形象徵敬神,方形圖騰代表土地就是勤奮,環繞三角形第一圈是自愛,第二圈是愛人,整體象徵著大自然的循環。

【佐倉步道】
佐倉一詞像是日本用語,的確,在日據時代,撒固兒Sakur部落,被日本人念成Sakura,中譯為佐倉與櫻花日文念法相同,代表此撒奇萊雅族的撒固兒部落這地區的名稱。
佐倉步道位於砂婆礑山東麓,早期是水泥公司採礦道路,直到2003年改由林務局整修、規劃、管理此生態步道,沿路林相完整,多樣豐富的本土植物,依據不同高度,能鳥瞰美崙山、海岸山脈及太平洋。步道山壁上有個三角石壁,代表族群忠貞和努力,也勉勵族人要勤奮、尊重、愛人等等,偏屬訓勉意涵的傳說故事。

【撒固兒步道與瀑布】
撒固兒步道早期並無建設,是在70~80年代,國防佳山基地的建置,導致登山入口被封鎖,於2007年正名之後,部落社區開始爭取資源,積極投入重新整治河道、入口意象及觀光導覽指引等,也爭取撒固兒步道的登山入口建置。
撒固兒步道平緩易行、老少咸宜,沿路兩旁的樹蔭,覆蓋著步道,即便在炎熱的天氣下行走,也不會感受到悶熱,是相當舒適的步行路線。短短750公尺,這有土徑、碎石、拱橋、階梯及瀑布組成的森林步道,能聽到蟲鳴鳥叫,吸收植物的芬多精,週遭豐富的自然生態,也是認識大自然最珍貴的教室。

步道盡頭是氣勢磅礡的撒固兒瀑布,因山勢落差而形成,自山谷間垂下。如同在綠意山間,畫下一道銀色痕跡。早年曾是部落之水源地,清澈的水質,更是當時居民的家庭用水,也是撒奇萊雅族的活動場域之一。

【撒固兒部落銅牆】
花蓮市撒奇萊雅族的撒固兒部落,位於花蓮市國福里,經過國福橋後,進入眼簾的是那雄偉的大型鋼雕,述說著撒奇萊雅族在奇萊平原的歷史,從舊社分布、山海的子民、平原的火光(達固灣戰役)、隱姓埋名到重返光榮,一一呈現歷史上幾個重要的轉折點,還有各部落的發源地、顛沛流離到族群正名等,隨著耆老們的腳步,往前走、向前看,也不忘根,期待部落年輕人能返鄉,與耆老生活,慢慢找回最初的部落生活與文化。
《撒奇萊雅族部落發源地傳說》
縱橫奇萊平原,其中一個傳說是,相傳撒奇萊雅族祖先是一對姊弟,因淹水從鹽寮上岸並居住於此,環境不好再遷移到奇萊平原,最初遷徙到花蓮溪出海口,又因沖刷而被迫遷徙,一批移居至東昌(里漏),另一批移居至花崗山,也就是撒奇萊雅族住在撒固兒部落的祖先。
清朝時期,牡丹社事件的爆發,使得清兵開始對各族群、部落進行開山撫番的行為。一八七八年,撒奇萊雅就是被撫番的一族,當時清兵有火炮,攻破燒毀刺竹牆,五大部落各自逃往不同地區生活,Takubuwan從原居住地,大約是花蓮車站,沿著美崙山逃到石壁;Sakul原本生活較靠近山區,僅稍微再往山腳下遷移,是唯一即便被迫遷徙,仍就留在花蓮市的撒奇萊雅族;Cipawkan原本靠近美崙山,後遷到馬立雲(瑞穗鄉)、德安居住;Cibalbalan和Ciwidiyan皆靠近須美基溪,但前者迫遷到豐濱鄉,而後者則是移居到南濱。即便部落族人們顛沛四處,最後仍遷回到花蓮北側落腳,僅有最遠的馬立雲部落,位於瑞穗鄉。

【撒固兒部落陶牆】
隨著導覽人員的緩慢地步伐,來到國福大橋旁,一整排的陶牆,是認識撒奇萊雅族族群文史、特色,最詳細、豐富且具體的歷史牆,舉凡地理、歷史、生活環境、年齡組織、宗教信仰、歲時祭儀、服裝、家屋、舞蹈及族群傳說故事-聖山、洪水傳說、智慧之神、陀螺等,猶如走進百年前的撒奇萊雅族部落。
第一面陶牆「百年復活」,開門見山地,點出撒奇萊雅族族系曾歸屬於阿美族裡生存,直到2007年正名成為第十三族。於西班牙與荷蘭時期,族別皆有文字記載和至部落採集的紀錄,但到了清朝時期,清軍欺壓引爆不滿,而爆發達固部事件,乃因部落外圍刺竹乾燥的落葉,及風向借力,使得達固部灣部落被火焚毀,族人流離或隱居其他部落之內。日治時期,方便統治,將原民部落任意分類、合併,並改名為歸化社。

《生活環境》
早期,撒奇萊雅族部落生活環境,為顧慮聚落的安危,都會在最外圍種滿刺竹,作為防禦之用,而刺竹圈外還有溪河當作屏障,層層確保生命安全,故能於美崙溪河岸看到滿滿的刺竹群。而刺竹,在部落除了防衛之外,也代表著年齡階級,每四年為一階,有新的年齡階級進入時,就種一圈刺竹,據說當時部落約有50圈,約有200公尺的防護層。

《服飾》
撒奇萊雅族服飾,於正名前已聘請吳秀美服裝設計師,為部落重製頭目、男子與女子設計具代表性的新服飾,不論顏色或款式,都希望能提醒族人不要忘記祖先、土地與曾經協助庇佑族群的阿美族人。

《工具袋》
撒奇萊雅族的alupu,傳統上是指老人(男性)的工具帶,方便山上時,放置香菸、檳榔和打火石等物品。年輕男女及婦女皆不會使用它,其樣式簡單不花俏,而且是短背帶,非現今的長背袋,類似手提袋(式)。

《歲時祭儀》
撒奇萊雅族的歲時祭儀,雷同於花蓮北部阿美族。但部落是依循小米生長週期為核心,隨著四季舉辦相關祭儀活動,如播栗祭、豐年祭、火神祭、捕魚祭等祭儀。與花蓮北部阿美族,最大差異性,在語言,阿美族語,靈(Kawas),巫師/祭司(Cikawasay);而撒奇萊雅族語,靈(Dito),祭司(Mapalaway),而Mapalaway字意是指跳舞的意思,用舞蹈去治病,也就是儀式之前要先跳舞,再手持薑和祖靈溝通,薑有驅邪之意。

《捕魚祭》
據說,美崙山有位巨人,阿里嘎該(Alikakay),是位法術高強,擅用變身術到部落騷擾民眾,族人屢次征討,卻連連敗戰,最後,海神託夢給頭目教導,用布隆(pulung),也就是芒草編織的法器,作成劃分神聖與世俗空間的結界,得以對抗阿里嘎該,並與其達成協議,因此每年舉辦捕魚祭來感念。
捕魚祭是代表一年的結束,也是與美崙山阿里嘎該的約定,從海神連結到豐收漁獲的捕撈祭儀。

《豐年祭》

豐年祭代表過年,以前,用木鼓敲擊及吟唱,集合部落民眾。木鼓敲擊是依據活動、集會的性質而敲打不同信號與吟唱曲調。此祭儀主要是男生牽手跳舞的方式來慶祝。前夕,由較小年齡階級的男性,前往各戶號召各階級族人,練習、訓練體能等。當天,除了敲木鼓外,仍會以報訊息方式,逐戶邀請各階級到集會所集合。

《長者賜飯祭儀》
提及,年齡階級制度,撒奇萊雅族有個獨有的儀式「長者賜飯」,是長者祝福未成年人的一種儀式,主要是針對未進階的小孩,不分男女,給予飯包肉的美食享用,保佑他們平安長大。

 

《火神祭》
火神祭,藉由祭典弔唁達固部戰役中逝去的族人,告慰犧牲的靈魂,同時告訴子嗣們部落曾經被焚毀,隱姓埋名於阿美族內的歷史,希望藉此凝聚族人對民族的認同感。
近年來,撒奇萊雅族火神祭的祭儀較隆重,略帶觀光化,以劇情表演來描述達固部戰役的經過,再進行傳統火祭儀式,將祭品送入祭品屋,以火燒屋,代表部落從烈火中重生。

祭典中共有七道法禮,並以紅、綠、藍、白、黑五色使者祈福。
紅色使者以紅花在額頭開啟靈魂之眼,迎接火神,傳承智慧;
綠色使者以刺竹除穢,藉由刺竹拍打,去除厄運及晦氣;
藍色使者以酒解除族人心靈與智慧的鳩渴;
白色使者代表火神光照,透過點燃火把,表示祖先交付的薪傳,並為族人點燃光明的未來;
黑色使者則以炭塗黑表示隱身,讓惡靈、厄運無法靠近。儀式中祝禱司為族人以酒沫蕉葉表示護身,而族人持火把巡禮繞圈。

《彈弓和風車》
撒奇萊雅族部落常見的圖騰,是彈弓和風車。彈弓,除了防身之用外,對人、對物,皆具有嚇阻作用,用石頭或果實當子彈作射擊,也能拿來補抓獵物。風車,是通靈、招魂之用品,用檳榔鞘製成的四瓣直立式的樣子,但它是無法轉動的,其四瓣分別代表天(造物神)地(土地神)右(祖靈與民族英雄)左(生命神)諸神。當部落舉辦豐年祭時,會豎立風車招祖靈,同時也會放置布隆porong,阻擋惡靈。

《傳說故事-智慧之神》
據說,天神福通與撒奇萊雅族女子通婚後,將其刻製的陀螺在田裡轉動,便可以瞬間完成耕耘,種子也能立刻長出小米、糯米和紅糯米。之後,他教導族人關於農耕技術,並給予種子,讓族人能夠種植農作物維生。每年慶豐收的豐年祭,族人都會心懷感念地來祭祀天人福通,傳授耕作的技術與方法。 數年後,天人福通與妻子回天上的家,必須攀登梯子,但過程中不能發出任何聲響,可惜事與願違,天梯最終還是斷裂,據說天梯掉落在花崗山與舞鶴。

《傳說故事-洪水傳奇》
撒奇萊雅族人,因豐收荒廢了對祖先神明的祭祀,於是受到了懲罰,天空不間斷的下雨、溪水暴漲,沖垮村莊,淹沒土地,人們死傷無數。
機靈的頭目帶著族人搬遷到奇萊雅山,並向上天虔誠祈禱懺悔,祭司傳達神的旨意,要用最好的祭品和一對年輕男女來祭貢,洪水就會退去。頭目小女兒清麗脫俗,善解人意的她和一位面龐俊秀的男孩,一聲不響地走上了米篩,隨著洪水深處流去,兩人漸行漸遠後,雨也停了,也看見久違的太陽光,更看見Sakizaya的重生與未來。族人離開奇萊雅山,回到故鄉,開始嶄新的新生活。

【部落廚房】
部落廚房,是由部落媽媽們掌廚,打造的部落特色之一,這群擁有好手藝的大廚們,會向部落族人們收購新鮮時蔬,或是到野菜市集採購,如果有旅客想體驗這飲食文化,可以跟著部落媽媽,走進部落的每個角落,認識可食用的植物,並且自己採集、收割餐點需要的時令食材,如有林投心、野生莧菜、蘆薈心,及市集採購的地瓜、南瓜,同時間,她們也會介紹蔬菜的特性、口感和吃法,甚至來場簡單的族語教學。一趟野菜採集,除了認識、保留部落的文化與智慧外,也能在請益耆老的過程中,獲得寶貴的經驗傳承,尊重、順應大自然給予的資源,也能從氣候變化,嘗試改良開發栽培,建立部落特色農業。

採集野菜後,回到部落廚房,部落媽媽們會教導食材挑選、清洗,及適合的烹煮方式,有川燙、清炒及煮湯,都是用最簡單的辛香料提味,或是僅用鹽巴提味,保留食物最原始的味道與營養,道道都能品嘗到蔬菜的甘甜或苦澀。媽媽們說,邀請大家共同處理蔬果,是期盼客人們不只有品嚐風味餐,還能從食材的準備,學習到對自然界的尊重,認識原住民傳統飲食的倫理,更進一步認識飲食文化。
廚房經營至今,從食材的取採、處理到烹煮,堅持由部落媽媽來主導,食材皆取自部落新鮮野菜,以及野菜市集攤位長輩們自家種的蔬果,烹飪出帶有部落的特色餐點,盼每道料理讓遊客垂涎欲滴外,也能享受產地到餐桌,無縫接軌的美味餐點。


路線二:豐濱鄉磯崎部落

【磯崎國小舊址】
磯崎國小,位於臺11線37公里處,曾因電影與電視劇來此取景,成為東海岸旅遊熱門打卡景點,即使熱潮已過,仍然有許多旅客聞風而來,在充滿原住民文藝氣息的校園裡,留下美麗合影。近年來,為了活化校園,部落尋找志同道合的族人、朋友,共同向政府機關申請計畫,也努力爭取地方經費,籌辦原民音樂市集、東海岸環境劇場等文化、藝術兼具的表演,朝著創造文化亮點的產業生態,提升部落的文化自主性。

【野菜採集】
部落返鄉青年陳大哥科睿,要讓來到部落的旅人,不單單只是體驗部落活動、品嘗風味餐、聽部落的文史,而是跟著部落長輩們學習如何在部落過生活,並將其視為一個課題,如同修學分,讓日常知識、文化以做中學的概念,感受它,只要隨著部落爸爸、媽媽們,就能學習到「Mieteng 溪邊的智慧」或「Midateng 野菜採集」。
來到磯崎部落生活,磯崎故事館,會安排旅客們與部落媽媽,共同學習的課程,就是「野地採集自然料理」。首先,來體驗的遊客,提著茄芷袋或背著竹簍,手持鐮刀,隨著導覽人員的步伐來到舊部落,做野地植物的認識與採集,步道兩旁都是可食用性的植物,像是藤心,葉末端具刺,取之不易,或是製成掃帚或刷子的山棕,和當粽子包材的月桃,及野生蕨類的山蘇,還有雨後可在路邊拾獲的雨來菇,真的處處都是野蔬、株株都能吃的天然菜園。還有一道野菜,在海邊,是防風造林的林投心,它與藤心、山棕心,堪稱為最難採集的三大野菜。另外,導覽人員還會額外準備枸杞葉、野生莧菜和木鱉葉等蔬菜,讓當日採集的野菜多元豐富。

採集完的野菜,回到磯崎故事館,經過媽媽們指導旅客如何清洗與挑選,即可開始動手做羹湯,先以川燙、快炒和煮湯的料理方式來分類野菜,適合煮湯有山蘇、藤心、月桃心、山棕心、林投心,除去外殼留下軟嫩的莖、葉,加點少許鹽巴提味,湯頭就非常的甘甜。雨來菇則是要分成小朵,來回沖洗數次,直到外表略微呈現綠色即可,下鍋快速川燙,能保留它清脆口感,其他的野菜,用蔥、薑、蒜和辣椒調味快炒,才不易流失養分與味道。
貼心的部落媽媽,還會準備自家醃製的烤肉與烤飛魚乾,讓清淡野菜桌,添加些許不一樣口味的菜色,滿足大家的味蕾。
不論是戶外的野菜採集,還是辨識植物特性,都能看出阿美族人,有非常厲害的戶外生存能力,而且他們都懂得在叢林中找食物,也要注意、保護自然生態,讓生活與環境得以平衡,更將族人的飲食和生態文化智慧永流傳。

【磯崎故事館】
部落返鄉青年,陳科睿大哥,從軍中退役後,思考著如何讓人真正認識部落的文化與歷史,並走出一套推廣部落的獨特流程與方法。他希望到部落的人,都能帶走回憶和感動,而不單單只是體驗部落活動、品嘗風味餐、聽部落的文史,而是跟著部落長輩們學習如何在部落過生活,將其視為一個課題,如同修學分,讓日常知識、文化做中學的概念,感受它。因此,成立了「Hatila在磯崎工作室」,推動文化與知識傳承等工作。
磯崎故事館是一棟見證磯崎部落三個時代的老屋,是撒奇萊雅族的傳統家屋,也是陳大哥曾曾祖父的家,這老房子的生命力,如同部落烤火的傳統,延續且不滅,當陳大哥著手整理老房子時,保留了原有的藤床,增設部落廚房,另特邀藝術家在屋內依照磯崎村地景,及標示出撒奇萊雅族、噶瑪蘭族、布農族和阿美族的分布和生活,讓老屋充滿磯崎的生命力,也讓聽部落文史的旅人們,感受它的生動和鮮明。

磯崎故事館,已歷經三個時代,約有一百多年歷史,最早原住民是用茅草、稻草來建房。日本殖民時代,帶來木造房的概念,取用加路蘭山的烏心石,而木屋串洞的技法,來自噶瑪蘭族的造船經驗,方便住屋搬遷,聚落常因水患而需搬家,但木造房比起茅草屋建置,更加耗時又耗工,因此房屋隨著居住所需而遷徙。最後國民政府時期,再翻修用磚瓦建造。
磯崎聚落的形成,1878年,因清兵撫番政策,爆發達固灣戰役,使得於1879年南向遷徙的撒奇萊雅族和噶瑪蘭族,從母子海岸上岸,定居於此。另外,太巴塱的阿美族,則因狩獵遷徙至此,而布農族也是對抗日軍而迫遷至此聚落。

【阿里鳳鳳DIY體驗】
阿里鳳鳳DIY,選用林投葉編織成容器,盛裝糯米飯,蒸熟後即是撒奇萊雅族「便當」,因其生葉韌性強、不易折斷、取材容易,且易透氣能保存食物,因此部落上山打獵的便當。
首先,須將林投葉上的刺,逐一割除,貼心的部落媽媽已幫忙完成。生葉韌性強的林投葉,相當適合初學編織的人,它可多次拆折,不易斷,且透氣能盛裝、保存食物。阿里鳳鳳編織並不容易,須用四條林投葉,左右交叉編成一個小籃子,再封口,完全不用其他枝條,即可完成一個糯米便當。

【磯崎知識館】
磯崎知識館成立於2018年,主要是針對磯崎部落歷史、四大族群(撒奇萊雅族、噶瑪蘭族、布農族和阿美族)的遷徙脈絡,和部落老人生活故事,與磯崎部落昔今演變的脈絡史事等面向,進行資訊、知識的蒐集和整理。
當陳科睿大哥於2016年退役返鄉後,正是臨海部落盛行推動海上體驗活動,如衝浪、獨木舟、浮潛等套裝部落小旅行,與陳大哥當初選擇回到部落生活的初衷,在觀念上有極大的落差,他回家是期盼能與部落長輩共同生活,認識、學習和瞭解在地部落生活的智慧與技能。當下,他毅然決然地,追求自我理想,跟著部落耆老、長輩們一起生活,在日常中,學習飲食文化、狩獵文化、溪畔漁獵技術,和工藝技能,正是做中學、學中做的典範,而陳大哥就是期盼旅人融入在地,才能真正感受、認識許多非文獻紀載的生活知識與智慧。
陳大哥及夥伴們規劃的課程內容,是針對野菜知識、獵人知識、溪畔漁獵及海洋資源等日常生活的行為,而每個課程時數都以三個小時為基準,採野地重現、身歷其境走訪、紀錄,學習生活的每個環節和細節,帶走部落回饋的愛與感動。

磯崎知識館,是為了創造、呈現專屬自己部落的知識產出品,如文字、影像、影音,文創商品等。館內的內容呈現,其構思藍圖是把部落四大知識領域先區別,再按照步驟從資料的蒐集紀錄、在地知識的建立,這是一門體驗課程的設定,再朝觀光產業引進、工藝文創商品的產出,才是完整呈現部落的生活智慧,助於部落永久經營。

部落生活課程「Midateng 野菜採集」,耗費四年時間才完成整個架構、內容,甚至是衍生的文創商品進行量產、販售。另外,如火如荼進行的是,重返舊部落古道的課題,它是一條跨越海岸山脈,連接豐濱鄉磯崎部落與鳳林鄉山興部落的重要通道,不僅是兩部落的物資交易管道,更是臺11線未開通前,向外求醫、求學的必經之道,對磯崎部落的長輩來說,它是回憶、是歷史、更是生活的一環,若找回這條曾經繁榮一時的古道,它的部落故事就不再只是聽文史,而是能讓人走進歷史軌跡裡,回溯舊時風華。這也是磯崎部落選擇按部就班,走出自己部落特色的原因,要讓東海岸不只有美景烙印在大家的腦海,當地原住民的生活、文化背後的議題,更是旅程中,最美麗的回憶。
地址:高雄市苓雅區三多四路110號10樓之5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五 上午08:30至下午05:30
電話:07-3387292   Email:li_jing@dcweb2.com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部落旅人. All Rights Reserved.